是日食还是日蚀?
古代中国人以“天狗食日”解释日全食的现象。据说,古书中包括诗经、春秋、左传等,凡提到“日食”均作“食”,直到清朝才莫名被改为“蚀”。那现在究竟会用日食还是日蚀呢?“食”与“蚀”是同音义近的字,古书都用“食”(如:天狗食月)。其实,“食”就是“吃”的意思;“蚀”则是“像虫吃叶子一样逐渐吃掉的感觉”。因此,日食或日蚀两字相通,没有误用问题,因为文字本来就会随时代演绎、演化。虽然古书没有“蚀”字的用法,但是“日蚀”已经是一般民众都可接受的习惯用法。
相信你我都知日食的形成。日食是指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,太阳的光线被月球挡住,不能射到地球上来,因此会形成两部分的阴影,那就是本影(中央完全没有阳光到达的部分)和半影(本影周边有部分阳光到达的部分)(图二)。那么,日全食现象(图一)是当太阳全部被月球挡住,而日偏食现象(图一)就是当部分被月球挡住,另外中央部分被月球挡住时形成光环叫做日环食(图一)。所以,位于本影内的人会见到日全食,位于半影内的人会见到日偏食,那么本影下的人会见到太阳成环状,这现象是日环食,因为月球当时离地球较远,月球就不足以掩盖整个太阳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